索尼PS5游戲機2023新機曝光:外置光驅 可單獨購買
游戲行業的可靠爆料人 Tom Henderson 發布消息稱,索尼正在開發帶有可拆卸光驅的全新 PlayStation 5 游戲機。
消息人士稱,索尼 PlayStation 5 將在 2023 財年中期進行一次獨特的大修,新游戲機將于 2023 年 9 月左右推出。
熟悉索尼計劃的消息人士在不愿透露姓名的情況下分享了詳細信息,概述了 PlayStation 5 的下一次迭代。有人建議這款新游戲機將完全取代自游戲機推出以來一直在生產的 A、B 和 C 機殼。該游戲機目前命名為 D 機殼 PlayStation 5,其硬件將與市場上已有的 PlayStation 5 幾乎相同。
我們了解到,爆料稱,這款新 PlayStation 5 最大的改變是將配備一個可拆卸的光驅,將使用游戲機背面的額外 USB-C 接口連接到 PlayStation 5。
據了解,這款新的 PlayStation 5 游戲機將單獨銷售,或者與可拆卸光驅捆綁銷售。光驅也可以單獨購買,因此,如果只是光驅壞了,也無需購買新游戲機。
消息人士暗示,新的可拆卸光驅是便攜式的,它不會破壞游戲機的美感,這可能意味著新的 PlayStation 5 看起來與現有型號相似。
此外,新的可拆卸光驅可能意味著 PlayStation 5 的新版本將變得更輕薄,也能讓光驅版 PlayStation 5 造型變得像非光驅版那樣對稱,去掉目前單獨凸起的鼓包。
智能硬件到未來,市場有多大?
近年來,隨著5G技術的問世發展,智能硬件迎來了新一輪的轉型升級。中國智能硬件發展將在2021年實現突破性發展。細分來看,除智能手機外,新一輪的增長點將在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
另外,智能手機的競爭格局較為穩定,智能家居、智能可穿戴設備等細分市場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預計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競爭者加入,行業市場化的競爭程度愈發激烈。
智能硬件行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智能硬件行業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小米集團(01810.HK)、樂心醫療(300562)、聯想集團(00992.HK)等。
本文核心數據:市場規模 產品結構 出貨量
市場規模突破萬億
2014-2019年我國智能硬件行業市場規模逐年遞增,到2019年達到6430億元,同比增長25%。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市場對智能硬件終端設備的需求達到近幾年高點,初步測算,2020年中國智能硬件設備市場規模為10767億元。
智能可穿戴、智能家居占主導地位
智能硬件行業細分為智能移動通信、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設備、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車聯網設備、智能大屏設備、智能醫療設備、智能家庭健康設備、智能安防設備等。2020年,中國智能硬件行業以智能家居設備為主,占比30.6%;其次為智能穿戴設備,占比20.0%。
隨著國家大力推進“中國智造”,一系列政策利好,前瞻認為,未來增長空間較大的細分領域為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設備等。
2014-2020年,我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逐年遞增,2020年達559億元,同比增長2%。前瞻認為,智能可穿戴設備屬于彈性需求,2020年疫情導致大部分需求被暫時抑制,2021年將是新一輪需求爆發點。
依據Canalys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前五的企業中,中國占兩席。其中,小米榮登榜首,出貨量達37.7萬臺,占比20.3%,華為位列第三,出貨量為32.2萬臺,占比17.4%。
目前,全球可穿戴設備市場中國企業占有52.5%的份額,前瞻認為,隨著國內疫情的進一步率先修復,預計2021年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升。
2015-2020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逐年遞增,2019年,達到1530億元,增速為18.4%,預計2020年,智能家居市場規模達1820億元。另外,IDC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智能家居設備出貨量為2億臺,同比下降1.9%,預計2021年將迎來反彈。
從企業來看,目前智能家居以美的、海爾等老牌企業為主,以其國民度以及豐富的產品線取勝,但前瞻認為隨著更多的專注單品的企業進入市場,以及國家擴大內需,國際國內雙循環政策的引導,智能家居細分領域新興勢力企業的增長空間較大。
融資活動活躍,未來產業鏈更完善
2015-2020年,我國智能硬件行業融資事件波動下降,融資金額逐年遞增,說明單次融資規模進一步擴大,資本開始有所側重。2020年,智能硬件行業融資事件達到342件,金額到1098.16億元,創近幾年新高。
2021年1-4月,融資金額為939.84億元,占去年總融資金額的86%。前瞻認為,隨著2021年融資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智能硬件行業產業鏈將進一步完善,市場規模增長空間較大。
2026年規模有望突破2萬億
結合行業發展的趨勢以及終端市場的需求將會進一步被打開,按照中性預測,2020-2026年中國智能硬件行業市場規模將會保持較快發展,按照20%的年均復合增長率預計,到2026年中國智能硬件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會達到2萬億元。
——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硬件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
汽湃觀察 | 2023,新能源市場“諸神的黃昏”(上)
前言:
2023年的市場,風云激蕩,將會是新能源發展十余年來最波瀾壯闊的一年。
2022年,比亞迪乘用車銷售超186萬輛,同比增長155.1%。排除年初燃油車停產過渡階段,混動DM車型和純電EV車型合計也有超185.7萬輛的成績。
對比之下,2022年全國零售數據為2054.3萬輛,同比增長僅1.9%;燃油車零售1486.8萬輛,同比減少230.2萬輛;新能源則整體增長,零售567.4萬輛,同比凈增268.7萬輛。同時分陣營的市場份額也有變化,合資下降3.8個百分點至37.8%,而自主品牌則是有史以來首次突破50%。
顯然,2022年的主旋律是:燃油車在衰退,新能源在崛起;合資車在衰退,國產車在崛起。而結合國產自主優勢和新能源技術大成的比亞迪,自然就成為了2022年最具代表性的車企。
如果再算上2022年比亞迪還完成了“全球第一家停產燃油車傳統車企”的壯舉、以及刀片電池和混動系統外供其它品牌、乃至于為某些國際一線大廠提供整車方案與代工的杰出成績,可以說2022年比亞迪在新能源市場里的位置,就如同北歐神話里阿薩神族的奧丁,憑借實力與智慧開辟了一個嶄新的時代,是2022年自主新能源時代里無可厚非的“眾神之王”。
但是,神不是完美的,更不是無敵的,神也會有非正義的一面,也會有能被攻破的軟肋。在北歐神話里,因為神族與巨人之間多年怨恨的不斷積累,奧丁終有一天會被圍攻,然后世界重啟,進入下一個“更美好”的新時代,是謂之“諸神的黃昏”。
就像是神話在現實世界里的投影,2023年至今,我們似乎已經看見了新能源市場“諸神黃昏”的上演,為了搶奪市場份額,為了未來世界的“新格局”,整個產業鏈上,極為慘烈的價格戰已經打響,比亞迪這個在位的“眾神之王”,已然被重重圍困。
寧德時代:咬斷世界之樹的“尼德霍格”
北歐神話里,有一顆通九界的世界之樹;傳說在諸神黃昏到來前,盤踞在世界樹底部的黑龍尼德霍格會咬斷樹根,而隨著巨樹的轟然倒塌,各方會被迫入局,開啟諸神的黃昏。
而在新能源的市場里,鋰鹽,便是那棵通往各細分領域的世界樹。以三元鋰電池中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鋰為例,從最初不足20萬元每噸,上漲到去年最高時超60萬每噸,其高度足以讓世人仰望,也讓不少消費者對三元鋰車型的價格望而卻步。
比亞迪的成功,源于聰明的選擇了更為便宜的材料——磷酸鐵鋰,并通過創新的刀片電池結構設計,使得其穿刺熱穩定性達到了實驗新高度。
相較于碳酸鋰的天價,磷酸鐵鋰價格穩定得多,動力型磷酸鐵鋰2022年最高時也不足20萬每噸,幾乎是同期電池級碳酸鋰的1/3不到,這直接賦予了比亞迪旗下車型,在2022年獲得相較于其它任何競品,巨大的成本定價優勢,也直接使得磷酸鐵鋰的裝機量在2022年,實現了質的飛躍。
但是,如今世界之樹已經開始枯萎,自去年創下價格歷史新高后,鋰鹽價格就一路快速走低,截止2023年2月中旬,電池級碳酸鋰成交價已回落至不足45萬元每噸,且繼續下行的趨勢明顯。
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另一位動力電池大佬——寧德時代,站了出來。在2月17日前后,陸續有消息源曝出,寧德時代推出“鋰礦返利”計劃,針對與寧德時代已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的車企,未來三年內,其一部分動力電池的碳酸鋰價格將以20萬元/噸的價格結算,與此同時,簽署合作的車企,需要將約80%的電池采購量承諾給寧德時代。
黑龍咬斷了世界之樹的根!
遠期綁定碳酸鋰20萬每噸的價格,加上三元鋰電池先天高于磷酸鐵鋰電池的能量密度,這就意味著無論是單體電芯成本,還是成組電池包,三元鋰對于車企而言,其成本都將無限接近,甚至持平磷酸鐵鋰。
這也意味著選擇了寧德時代“鋰礦返利”計劃的車企,將快速獲得上萬元乃至數萬元的成本下降空間,進而獲得更大的整車定價下行空間;比亞迪旗下車型最大的競爭優勢“便宜”,頃刻間將蕩然無存。
戰爭,就是這么慘烈。
但比亞迪這個“眾神之王”會坐以待斃嗎?
2月10日,比亞迪秦PLUS DM-i 2023款冠軍版車型搶先于競品們作出動作,相較于2021款車型,其最大的變化就是“更便宜”。
老款價格11.38-15.38萬,新款9.98-14.58萬,直降超萬元,史無前例的將插電式PHEV車型價格打入10萬以內,這還是在今年取消國補,車企利潤減少的背景下;而對于消費者而言,9.98萬的起售價,加上新能源車免購置稅,吸引力依舊很強。
此外,多個消息源也指出比亞迪在2023年年內,還會有更多“反擊”的動作,包括后繼更多車型的改款降價,以及新一代刀片電池的量產裝車。據悉,新一代刀片電池單體能量密度將從現有的140Wh/kg升級到180Wh/kg,配合CTB封裝技術,將繼續獲得相較于三元鋰電池組的成本優勢。
諸神黃昏雖至,比亞迪尚能一戰!
特斯拉:點燃世界的“蘇爾特爾”
在北歐神話中,奧丁并不是最初一批的神。在世界誕生之初,只有穆斯貝爾海姆和尼福爾海姆這兩個原始世界,其中穆斯貝爾海姆的守護者——火巨人蘇爾特爾,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初的神。
特斯拉之于如今的新能源大時代,一如蘇爾特爾之于那個神話世界。無論是其當年在全世界掀起的智能電動車浪潮,還是2018年被引入國產,攪動的那一池風云,于內于外,特斯拉都當得起“點燃世界”之名。
此外,蘇爾特爾除了是最初的神,亦是諸神黃昏中第一個攻入阿斯加德,并向奧丁宣戰的神。
2023年1月6日,國補退出后的第6天,就在其他車企還猶豫是否要漲價以彌補利潤之時,特斯拉便宣布國產車型降價,調整后Model 3起售價2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25.99萬元。此前,這兩款車型的起售價分別為26.59萬元和28.89萬元。
一時之間,世界被點燃。特斯拉門店門庭若市,積累訂單的交付周期快速從降價前的1-2周抬升至3-4周;而與此同時,其他競品品牌出現了“退訂”現象,其中便包括比亞迪。
2023年,就是特斯拉點燃了第一把“降價”之火。
而特斯拉將“點燃世界”的動作,遠不止這一次降價。根據確定的信息,特斯拉將在今年年內繼續發布革命性的新能源與智能化技術,也將繼續發布革命性的新車型,同時早先已經發布的革命性4680電池,也將在今年更大規模的量產交付裝車。
據悉,在3月1日,特斯拉將舉辦2023投資者活動日。此前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2月8日就在社交媒體稱,特斯拉的宏偉藍圖第三篇章(Master Plan Part 3)——地球如何走向完全可持續能源之路——將于投資者活動日公布。
而根據此前的Master Plan Part 1和 Part 2,特斯拉已經為我們帶來了開啟兩次新時代的車型Model S和Model 3,同時超級充電站和Powerwall儲能系統也已經為我們展示了變革世界的能力。
因此,外界普遍猜測,特斯拉投資者活動日上會公布有關廉價新車型的信息,同時Model 3的換代也會被提及;前者直指15萬內的入門電動車市場,后者更是會利用更多新技術新平臺,壓縮Model 3的制造成本,力爭更快到達Model 3殺入20萬內的時間節點。
顯然,特斯拉的價格戰還要一路打下去,其他車企能否承受得住會是一個大問題,尤其是對生產入門廉價車型、包括主打性價比優勢的汽車品牌的沖擊,會非常巨大,這其中,自然包括比亞迪。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相較于后來的“諸神”,作為最初之神的特斯拉,在智能電動汽車的產品完整性方面,始終保有極大的競爭優勢。其自動輔助駕駛硬件全車系全車型預埋,這也意味著2023年的價格戰,特斯拉除了在加速普及純電動車的同時,也在加速普及一個新的智能駕駛時代。
特斯拉,真正在為一個“新的世界”而奮斗著。
基于極致的第一性原理,特斯拉新一代HW4.0還將繼續簡化相關硬件,舍棄超聲波雷達,實現更徹底的視覺進化。并且相較于競品們多傳感器融合路線,那價格極為高昂的“激光雷達+毫米波+攝像頭+超聲波”的方案,特斯拉只以攝像頭為核心,后期更是最多只會引入4D成像毫米波雷達,配合較之任意競品品牌都更合理的整車線束布局與域控制架構先進程度,配合預埋硬件后的可盈利軟件付費模式等。在特斯拉這里,價格戰才剛剛開始,如果戰況激烈,甚至還有更多殺招會一一祭出,2023年,還有很多可能。
在諸神黃昏那一戰的最后,蘇爾特爾會點燃世界之樹的殘骸,也會徹底點燃這個世界。大火之后,世界重啟,更加美好的時代會真正到來。
下集預告:
諸神的黃昏,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當國補退出,鋰鹽價格崩塌,市場便展開了完全且充分的競爭;有實力的,自身會渴求更大的市場份額,即便是像比亞迪這樣的巨頭車企,縱使2022年過的再滋潤,2023年也一定會走入風雨之中。
而事實上,除了特斯拉這個外資的老對手之外,國內的自主品牌們,其實也對比亞迪這個新能源“眾神之王”的位置,虎視眈眈。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湃,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標簽: #2023硬件市場
評論列表